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戏改回眸马少波谈澄清舞台形象(3)

来源:大众文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因为今天的社会完全变了,观众也完全变了,旧社会的基本观众,是反动的统治阶级,……今天的基本观众则为革命的干部、战士、工人、农民、学生等劳

因为今天的社会完全变了,观众也完全变了,旧社会的基本观众,是反动的统治阶级,……今天的基本观众则为革命的干部、战士、工人、农民、学生等劳动人民,他们的要求,他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是什么呢!我们艺人在旧社会……不迎合反动阶级的低级趣味,不奴颜承欢,就没有饭吃,应该认为这基本是社会问题,……但是今天是人民解放的时代,是艺人翻身、人民喜爱你而又尊重你的时代,因此,就必须抬起头来,自重自爱。然而,有的朋友直到今天,还在自轻自贱,……这就完全没有看到社会的发展以及观众情感的根本变化,这一种盲目性,我认为是某些朋友无原则的抓哏逗笑低级取闹的基本原因,是在政治上不学习的结果,是应该很快地改变的。16

细读引文,通过一连串的“完全”或者“基本”的明确判定,既铺张了正面形势又紧逼着负面问题,这就不难想见上述话语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境中所具有的震慑力与影响力。

窥斑见豹,新中国戏曲改革运动通过对旧戏的全面“净化”“美化”“合理化”而试图重建符合新中国要求的“爱国主义的人民的新戏曲”,这无疑表现出戏改方向与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理想之间的紧密协调关系。尤其是在旧戏改造过程中,仔细梳理它们的曲折遭遇,及其引发的文艺论争,或可尝试着分析“推陈出新”的社会主义文艺实践所呈现的情感结构、社会伦理及其文化政治。

注释:

① 7月11日,文化部领导组织成立“戏曲改进委员会”,主任周扬,委员田汉、欧阳予倩、梅兰芳、老舍等42人,马少波兼任秘书长。作为全国戏改最高顾问机构,担负着审定戏改局提出的剧本,对戏改计划、政策向文化部提出建议等职责。戏曲改进委员会首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戏曲剧目审定问题。确定整改、停演的内容为:一宣扬麻醉与恐吓人民的封建奴隶道德与迷信者;二宣扬淫毒奸杀者;三丑化、污辱劳动人民的语言和动作。会议逐一讨论各地提出的停演剧目,一致认为《杀子报》《九更天》等12出戏不应上演。

②马少波(1918—2009),山东掖县人,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新中国”戏改运动开拓者之一。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入党,担任军中文化领导工作。“解放”初率先建议中央成立全国戏改领导机构和研究、实验机构,历任文化部党组成员、戏改局党总支书记兼秘书长、中国戏曲研究院总支书记兼副院长、中国京剧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等职。创作京剧《闯王进京》《关羽之死》《正气歌》《宝烛记》等,改编昆曲《西厢记》颇见功力,成为改编古典名剧的范例之一,人称“马西厢”。主要论著有《戏曲改革论集》《花雨集》《戏曲艺术论集》《马少波戏剧代表作集》等。

③此文后来修订为《创造健康、美丽、正确的舞台形象》,与相关文章一起收入马少波:《戏曲改革论集》,华东人民出版社1952年。

④马少波:《创造健康、美丽、正确的舞台形象》(1951),《戏曲改革论集》,第107页。

⑤参阅黄育馥:《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1902—1937)》,三联书店1998年。作者出身梨园世家,从京剧“跷工”这一独特视角,对京剧进行宏观社会学观察,在艺术社会学领域具有开拓性意义。

⑥同上,第64—67页。

⑦马少波:《创造健康、美丽、正确的舞台形象》,同前揭,第91—92页。

⑧同上,第95—99页。

⑨同上,第93—95页。

⑩同上,第92—93页。

?参见王化:《川北河川剧界的“三改”》,《川剧艺苑春烂漫》,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4页。

?此风尤以20世纪20年代起流行沪上的“海派京剧”连台本戏中不惜工本的机关布景为甚。详见拙文《“海派京剧”与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空间的建构》,《戏曲艺术》2005年第3期。

?秦芳:《澄清戏曲改编中的混乱思想和演出中的丑恶形象》,载《人民戏剧》1951年9月。

?马少波:《清除戏曲舞台上的病态和丑恶形象》,载1951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又,《创造健康、美丽、正确的舞台形象》,同前揭,第105—106页。

?马少波:《正确执行“推陈出新”的方针——在北京星期文艺讲座讲话(》1949年),同上,第9页。

文章来源:《大众文艺》 网址: http://www.dzwyzz.cn/qikandaodu/2021/0303/1028.html



上一篇:浅谈世纪年代我国大众文艺的特点
下一篇:黄山市屯溪区大众参与休闲体育的特征研究

大众文艺投稿 | 大众文艺编辑部| 大众文艺版面费 | 大众文艺论文发表 | 大众文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众文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