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大众”概念的语义溯源(2)

来源:大众文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1928年到抗战爆发,“工农民众”为“工农大众”所取代。与“国民”用语类似的是,此时的“大众”用语也主要是自日本“旅行”而来,并被赋予“左

从1928年到抗战爆发,“工农民众”为“工农大众”所取代。与“国民”用语类似的是,此时的“大众”用语也主要是自日本“旅行”而来,并被赋予“左翼”的“阶级”语义。可以说,20世纪有中国特色的以“阶级”为中心的“大众”话语至此正式生成。在这当中,“工农大众”话语又有“化大众”与“大众化”的区分,即“大众”话语从“化大众”向“大众化”流动,相应地言说者也从以知识分子为主转移到以革命领袖为主。这一时期的“大众”话语指向首先是要把知识分子“化”到“工农”之中。

自抗战爆发到建国,“工农兵”成为“大众”话语的主体。由于言说语境从“民主革命”转向“民族救亡”,“兵”逐渐成为独立的概念进入大众话语。同时,革命领袖也取代了知识分子成为新的“大众”话语的言说者,“工农兵”话语遂成为此后直至1970年代末“大众”话语的主线。当然,这段时期的“大众”言说并非铁板一块,也存在着局部的“量变”。比如从建国初到1970年代末的“大众”话语虽然延续了“工农兵”言说,但是由于言说语境由“革命”转换到“建设”,“工农兵”大众用语在很大程度上被“人民群众”所取代,最明显的是“兵”再次从“大众”话语中游离出来,“人民群众”成为话语主体。

到了1990年代初期,“大众”概念基本上消解了前此“阶级”的涵义,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带有消费色彩的文化概念。这个概念与西方知识谱系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概念颇为类似,即都是把“大众”视为缺乏辨识力的被动的受众。不过在1990年代中后期当代“大众”又一次出现话语转向,即不再把“大众”视为“文化工业”的消极接受者,而是视作具有主体性、能动性的受众,甚至认为他们对文化专制具有积极的消解作用。当然,此时的“大众”言说也并非只有一种声音存在(这其实也是各个时期“大众”话语言说的普遍现象,即大致以某种言说为主,而兼及其他“支流”话语),对待“大众”的态度有批判、有肯定,同时也有理性的反思。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研究”理论视角的引入,对“大众”的认识也更加学理化,也就是把“大众”视为一种分类方式或言说方式。这一话语模式主要受到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的影响。威廉斯认为“大众”(Masses)只是一种“看的方式”:There are in fact no masses;there are only ways of seeing people as masses.[2](P319)(事实上没有大众,有的只是把人们看作大众的方式。)这种“文化分析”式的“大众”观不是把“大众”视为固定不变的文化群体,而是一种随着语境的变换而发生变化的概念,即一种流动的概念。同时,“文化分析”式的理论视角很好地避免了将“大众”作好与坏、高与低等简单的二元逻辑划分,代之而起的是从意义生产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代大众。

(二)“大众”概念流变的话语逻辑

自近代以来,“大众”语词的使用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和90年代以后这两个时期,其他时期所使用的语词主要是“国民”、“民众”、“庶民”、“平民”、“群众”等。为了有一个可以大致统一的表述,本文把这些类同性的术语均归入“大众”概念的“语义场”(Semantic Field)之中。这个“语义场”就是作为总体语的“大众”概念范畴而言的,而在整个20世纪“大众”话语言说过程中,其又不断衍生出不同的“子场”,这些“子场”内部也会包含更小的“子场”。这里可以用一个表格直观地说明他们之间的包含关系。

中国“大众”语义场国民民众“工农”大众“工农兵”大众人民群众消费大众

当然,由于近代以来“大众”概念流变的缓慢性、使用上的随意性和随机性等,加上不同“语义场”的存在,使得概念词的流变会呈现出总体清晰、局部混乱或模糊的状态。比如“大众”这个词语的使用自古就有,到了近代也频繁出现在各种书写之中,但根据现有资料看,作为革命话语时代的“大众”概念,其正式出现的较为确凿的时间应该在1928年前后,但“大众”的子概念在近代的不同时期又有其他一些不同的表述,以此形成一种演变的趋势。

实际上,概念演变的首要标志是其“物质外壳”的变化,即负载概念的形式——语词的变换。比如从“国民”到“民众”的更替,代表概念的词语发生了变化,概念的含义当然也就有所不同。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在许多情况下概念及其含义的变化又都是交叉进行的,也就是说,近代以来“大众”概念的演变虽然从大的脉络来看会有一条清晰的线索,但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地展现给我们,它们往往是交叉使用的,比如在同一时期也会出现时而“大众”、时而“民众”、时而“群众”等用语情形。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概念流变的复杂性,同时也说明“一个概念可能由一个以上的词语或术语来表示”[3](P3)。

文章来源:《大众文艺》 网址: http://www.dzwyzz.cn/qikandaodu/2020/0713/382.html



上一篇:北平(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与新中国曲艺
下一篇:重庆大众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大众文艺投稿 | 大众文艺编辑部| 大众文艺版面费 | 大众文艺论文发表 | 大众文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众文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