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大众”概念的语义溯源(3)

来源:大众文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此外,单从概念的流变来看,我们也可以把概念与其含义的交叉变化视为概念的“延异”运动,即概念的延迟和差异现象,它是“事物的真正存在方式”

此外,单从概念的流变来看,我们也可以把概念与其含义的交叉变化视为概念的“延异”运动,即概念的延迟和差异现象,它是“事物的真正存在方式”[4](P38)。比如20世纪20年代在从“国民”到“民众”转变过程中,还有个过渡性概念——“平民”,并且尽管整个20世纪20年代以“民众”概念为主,但是“五四”运动初期的“民众”还不具备“阶级”的语义,后期才引入“阶级”的语义。另外,尽管“大众”在不同时期的子概念始终处于变动之中,但作为概念指示器的语词却保持相对稳定。像“大众”用语较为集中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使用同一个词——大众,但其概念内涵有一个从“工农”大众向“工农兵”大众、“化大众”到“大众化”发生流变的缓慢过程。

这样一来,在考察“大众”概念流变的时候,不仅需要考察概念用语的变换,更重要的是在已经变化的历史语境中窥探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异。比如1949年以后“大众”仍然包含着“工农兵”群体,但是“兵”的比例越来越少,相比之下“工农”的比重越来越大了。这当然与建国以后我们的主要任务从“革命”向“建设”的目标转换有关。可以说,“大众”的言说与相应历史时期的特殊语境息息相关,离开了这个语境,“大众”概念的内涵便无从谈起。

再者,“大众”概念的转换还涉及言说者身份的变换。实际上,民国初期操控话语权的大多是留日归来的精英知识分子,他们把在日本所接受的源自西方的现代性话语与中国传统的“臣民”进行整合,从而制造出了具有现代启蒙气息的“民”、“新民”、“庶民”、“民众”等现代性“大众”概念。到了20世纪30年代名副其实的“大众”正式登场,这不仅体现在“大众”用语的广泛使用,而且表现在作为革命主力军的“工农”也被整合到“大众”之中。此时握有话语权的普通知识分子在进行启蒙式“化大众”言说的同时,又处在被时代话语“大众化”的趋势之中。而由于以启蒙者自居的知识分子没能在思想深处意识到“大众化”的必要性,这就使得后来以延安“讲话”为中心的“大众化”讨论成为历史的必然。此后,随着“工农大众”话语构建成型,知识分子也逐渐作为言说对象被整合到“大众”的阵营之中,作为被“大众化”的知识分子,其身份逐渐由言说者向言说对象转换。

“大众”话语的流变不仅涉及言说者身份的变化,也与整个历史的潜在冲动密切相关。这个带有历史发展必然性的“潜在冲动”,在言说者背后形成的时代话语“规定”了“大众”话语的言说方式。换句话说,不仅仅是诸如知识分子、革命领袖在言说“大众”,而且也是“更大尺度中一种话语运作‘外部’决定的结果”[5](P137)。这正如福柯所说,在这种情形下“谁在说话有什么关系?”[6](P120)因为在福柯看来,一切由言说者在“发动和操持的言说和写作中,其实都是某种外部看不见的话语塑形方式在制约着作者”[5](P137)。可见,20世纪“大众”话语的生成与流变既是充当时代代言人的言说主体言说的结果,同时也是更大的时代话语(比如中国近代以来的“启蒙”、“革命”、“救亡”等时代话语)在言说那些“言说者”的结果,即“言说者”也被时代话语所“言说”。

三、“大众”语义的中西比较

如前所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当代的“大众”话语大量移用了源自西方的“大众”理论,对“大众”进行新的整合。但由此带来了“大众”概念的混用、概念与实际脱节等问题。如果站在一个与中国有所差异的言说语境中,或许能更清晰地透视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基于此,对中国当代“大众”概念的考察,有必要采取比较的视角进行研究,即在中国“大众”与西方“大众”之间建立对比关系。

总体而言,20世纪中国“大众”话语形成了由国民、“工农”民众、“工农”大众、“工农兵”大众、“工农”群众,直到当代“消费”语境中的“大众”这样一条流变轨迹。也可以说中国“大众”走过了一条现代性从发生到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众”概念的语义场中分别出现了现代性、阶级和文化等语义。

具体地说,从“臣民”到“国民”属于中国“大众”话语的现代性的萌芽期;从“五四”开始受“共产话语”影响的革命理论家开始构建具有浓厚“阶级”色彩的“工农民众”话语,这种以“阶级”为中心的“大众”话语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概念。可以说,中国的“大众”可称为“阶级大众”。对此,韩少功在《哪一种“大众”》一文中指出:在工业消费社会之前,与大众相区别甚至相对立的小众是指贵族。人们作出这种区分,实使用的是经济尺度,是阶级分析方法。这与后来人们转用文化的尺度,把人群划分为“大众”与“精英”两个类别,大为异趣。[7](P5)

文章来源:《大众文艺》 网址: http://www.dzwyzz.cn/qikandaodu/2020/0713/382.html



上一篇:北平(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与新中国曲艺
下一篇:重庆大众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大众文艺投稿 | 大众文艺编辑部| 大众文艺版面费 | 大众文艺论文发表 | 大众文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众文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