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大众”概念的语义溯源(5)

来源:大众文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致说来,近代以来的“大众”概念首先是把“大众”视为一个现实的实体。当然这里面又有两种情形,一是历史言说,即把“大众”看作社会的实有群体

大致说来,近代以来的“大众”概念首先是把“大众”视为一个现实的实体。当然这里面又有两种情形,一是历史言说,即把“大众”看作社会的实有群体,比如“工农兵”大众,以及政治领袖在每次历史转折时期给“人民大众”的不同划分;另一种“大众”概念则主要是学术性言说,这多数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当然,研究者也多将“大众”看作现实的实体进行考察,比如把媒体时代的消费大众指认为是大多数生活在城市里的青年人,以及有一定经济地位的中产阶级等。不过,在承认“大众”概念的客观实在性的前提下,本文也更愿意把“大众”作为一个“话语实践”的概念。因为“大众”概念也是一种命名,而“命名总是指向行动的,它是话语权力中的核心元素。它既可以激活行动,又为行动提供合法性,让行动客观化,同时确保权力主体不断生产和复制知识话语”[12](P156)。我们甚至可以说“大众”概念的演变也是那个特定的群体不断被命名的结果,因为“人类通过命名所有其他事物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存在”[13](P277)。于是,“大众”概念的这种“流动性”注定了其边界与内涵的含混性,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大众,其所指是很不确切的,如从“精英”与“大众”的二元对立来言说“大众”。

可见,“‘大众’不是一个始源的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在特定语境中生成与流动的不确定的概念”[14](P108),因为“一个词看上去只是在指称事物之‘实然’,但实际上,它同时还在表达一种‘应然’”[11](P81)。而推动“大众”概念“流动”的动力很少来自其内部,其主要动力来自概念外部的“话语场”。近代以来,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形成的“合力”,驱使着“大众”概念总是处于“延异”状态之中。在这个被视为“斗争”的场域里,“一个被视为是一种语言或认知结构的‘概念’具有极少的内在动力:‘它并不移动,它只是被移动’(it does not move,it is moved)”[11](P83)。因而可以说,近代以来的中国“大众”就是以“处于底层的人数众多的群体”为意涵内核的概念,同时也是这种概念“延异”运动的综合体。

五、结语

中国的“大众”话语流变到当代,其在“革命”话语时代所生成的“阶级”性语义逐渐消失,人们开始以“文化”为标准,把社会上的文化现象划分成“大众文化”以及与之相对的“精英文化”,当然还有主流文化等。因而当代的“大众”主要是以“文化”为标准进行分类的,与之相对应的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中国“大众”,则可视为带有“阶级”色彩的工农“大众”,只是这种“工农”大众概念到了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意义的断裂,即“大众”概念中作为社会变革主力军的意义所指渐次淡化。到了20世纪90年代“大众”进一步发生自我“蜕变”,成为商业文化中的“消费大众”。很显然,当代的“大众”正逐渐朝向西方“大众”语义靠拢,从而形成了中西之间“大众”话语逐渐趋同的现象,这也提醒我们须将西方的“大众”理论作为中国当代“大众”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

具体来说,当代“大众”话语的流变首先是从“革命大众”向“消费大众”转变,这引起了一部分人文知识分子对“消费大众”的批判,并形成了批判式的“大众”言说模式。而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另一批知识分子则从较为积极、肯定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代“大众”。大约在2000年前后,随着西方“文化研究”理论视角的引入,“文化批判”式的“大众”言说进一步受到冲击,人们始而把“大众”视为一种“斗争的场域”,认为“大众”具有一定的反抗性与辨识力。可见,“大众”话语的这种转变除了受到中国当代社会语境影响之外,在理论上更多地“移植”了霍尔、费斯克等人的积极“受众”理论,即一种新的界定“大众”的方式。总的说来,当代“大众”的言说者大都是人文知识分子。所不同的是,知识分子群体也处于变动之中,这表现在一方面知识分子群体出现了二分化、多元化的价值与理论视角取向,另一方面由于知识分子境遇的变化,不同的言说群体也在进行新的聚分、集合,使得当代“大众”言说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首先,中西“大众”都是将所言说的群体放在一个大约共指的范围内,体现出一种含义上的不断变化与延宕的特征;其次,中国和西方“大众”理论的差异,导源于两个不同的话语言说系统。在西方,“大众”话语从一开始便是基于对西方现代性危机的批判而言的,这个危机是由19世纪以来工业主义所导致的。然而近代中国作为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国家,尚未步入现代性的正轨,因此有一个改造传统等级制的客观历史需求。换句话说,一个出于应对现代性已产生的危机,一个则是基于走向现代性的诉求,这也决定了自近代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众”话语的变化会与现代性动员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

文章来源:《大众文艺》 网址: http://www.dzwyzz.cn/qikandaodu/2020/0713/382.html



上一篇:北平(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与新中国曲艺
下一篇:重庆大众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大众文艺投稿 | 大众文艺编辑部| 大众文艺版面费 | 大众文艺论文发表 | 大众文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众文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